首页

皮靴女王调教男奴

时间:2025-05-25 15:28:38 作者:中方回应欧盟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 浏览量:83193

  中新社桂林10月12日电 题:广西百年非遗焕新颜 柚罐清香“飘向”世界

  作者 韦佳秀

  “改良之后的桂林柚罐,外观古朴小巧,又清香怡人,已成为很多来桂游客的伴手礼,还屡次出口到美国、新加坡以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王伯杨近日受访时说。

  柚罐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明代,“桂林柚罐是将青柚掏空柚子肉,并经过晾晒、塑形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茶罐。我们将柚子固有形态改造成扁圆形,用收口器捏塑出比罐身尺径小的沿口,使其形态更加美观。同时经过长时间日晒使其‘皮革化’,储存时间更持久。”王伯杨说。2020年,以桂林柚罐为代表的桂林柚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王伯杨向游客介绍桂林柚罐制作工艺。韦佳秀 摄

  “三月柚子花,四月结果果......阿爷要弄烟包壳,阿姐要弄桂花盒......”王伯杨告诉记者,他从小入耳的这首童谣,其中传唱的“桂花盒”即桂林柚罐。他说,柚子自古有辟邪正气,吉祥如意的寓意,而经过改良后的柚罐成品精致古朴、气味清新,喜茶人士多用来存放桂花、茉莉、普洱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柚罐、喜爱柚罐,王伯杨将工坊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很多东盟国家的旅游团会把这里纳入旅游点。”王伯杨称,下个月还将接待来自南非的旅游团,带他们体验如何制作柚罐,感受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

  2020年,由王伯杨制作的“稚禾八分桂林柚罐”还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柚罐一年产量大概有10万只,收益在700万元人民币以上。”王伯杨称,这枚茶席雅物,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来桂旅游的伴手礼。

图为工人给桂林柚罐做口沿收口。韦佳秀 摄

  记者走进王伯杨在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设立的工坊,工人们正在专心制作柚罐,格外安静。原来,王伯杨雇用的工人多为聋哑人。“柚罐的制作周期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工艺并不复杂,但极其需要耐心。经过培训后,他们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他说。

  2023年底,王伯杨还把桂林柚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进了灵川县灵川镇双潭村。当地农户利用农闲制作柚罐,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也使得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实现了活态保护。截至目前,柚罐制作技艺直接带动当地超2000人实现灵活就业。

  多年来,王伯杨致力于推广与普及柚罐非遗技艺。他告诉记者,中国国内很多民众都对这一项技艺感兴趣,“我在社交平台直播柚罐制作工艺公开课时,在线观看人数时常超过十万人。”

  王伯杨说:“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挖掘这项非遗技艺的附加价值,让它持续产生经济效益,并用这些‘经济能量’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从而把桂林的传统工艺推向世界。”(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天眼”成果再上新 天文科研团队揭秘快速射电暴随机时空行为

泰国商业部外贸厅官员帕瓦特里·汉纳隆表示,他体验过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这些汽车搭载着先进的科技,驾驶起来平稳舒适,给他一种轻松的驾驶体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支持泰语语音操作,给泰国人的驾驶提供了极大便利。

【光明漫评】让文明出游成为假期新风尚

家住上海杨浦的唐女士近日接到一个自称是辖区派出所民警的来电,说她的个人信息泄露,被人冒名申请了银行卡,用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异国中秋浓浓情 留法学子举杯共庆

3月25日,20名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下称“巴新”)的营员在重庆师范大学学习巴蜀古诗词和茶艺。据悉,这批营员于本月21日来到重庆参加2024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汉语桥”营团活动,他们将在为期10天的行程中,学习中文、剪纸、书法、武术、巴蜀古诗词、茶艺等课程,并参观和了解重庆的风土人情及城市风貌,感受独具魅力的巴渝文化。

2023“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揭晓 传递有温度的力量

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和北非事务协调员布雷特·麦格克已于13日抵达埃及首都开罗,与埃及官员就加沙停火协议、埃及和加沙边境安全问题举行会谈。预计麦格克将于14日前往卡塔尔首都多哈。美国总统特使阿莫斯·霍克斯坦13日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将在14日与黎官员举行会谈,以缓和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将于15日率美国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参加停火谈判。

2024年吉隆坡世界书法嘉年华将隆重举行

如饥似渴地上完3年培训课程,林上好发现自己从教育理念到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教学设计都有了突破式提升。回到课堂,他的状态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此后,他逐步成长为语文高级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